汉藏双语

汉藏双语

当前位置:首页  办学特色  汉藏双语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汉藏双语教学概况

   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汉藏双语教学经过多年建设,现有藏汉兼通、教学经验丰富、政治合格、责任心强的校内双语教师15人。其中,副高以上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助教2;7人具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法学双学位,8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人);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1人,青海省昆仑英才1人,省级骨干4人,党员教师12人(占校内双语教师的80%),校外兼职教官18人。经过外引内建、长期培养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为骨干,既懂双语又懂公安法律业务,既懂民族政策又懂民族风俗,校内外专兼结合,汉藏兼通、教学经验丰富、政治合格、责任心强的“三双型(双语+双学位+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

二、以双语特色教学,推动服务社会工作

(一)学历教育对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学院汉藏双语教学特色专业主要有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治安管理(汉藏双语教学)专业。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是我院在全国公安政法院校率先开办的双语专业,1989年由原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开设至今已30余年,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涉藏地区输送毕业生近3000人;2006年省教育厅将法律事务专业(汉藏双语教学)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

治安管理(汉藏双语教学)专业于2008年首次招生,已为社会输送300余人;2015年公安部将治安管理(汉藏双语教学)专业确定为全国重点专业培育项目。

目前,治安管理专业(汉藏双语教学)、法律事务专业(汉藏双语教学)学历教育在校班级5个,合计213名学生。

(二)培训教育对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2013年,公安部“公安民警汉藏双语培训基地”在我院挂牌。2014年,“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经国家民委批准并在我院挂牌。

学院充分利用两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双语师资优势,坚持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教育并重,在不断提升学历教育质量的同时,狠抓在职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先后举办了全省公安机关汉藏双语提高培训班、全省司法系统民警汉藏双语培训班、全省公务员汉藏双语培训班、全省民族语文翻译暨民族语文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国汉藏双语律师培训班、湖北省公安系统民警汉藏双语培训班等10余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

(三)科研工作对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学院先后组织双语教师团队翻译(编译/编著)全国本科院校法学系列教材《宪法》、《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注解》、《民事诉讼法注解》,以及教辅资料《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问答》、《法律援助实用指导》、《民法典型案例解析》等目前已出版使用的法律和公安类教材、教辅资料共计39本,待出版和正在编写(译)的法律类和公安类教材共计36本。为服务涉藏地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翻译工作,解决了本科院校藏汉双语法律人才培养无统编教材的实际问题,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一项空白。

2015年双语教师团队创新制作的《藏文字母教学卡片》于201661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专利的藏文字母教学卡片。

(四)送教服务方面的作用

多年来,学院组织双语教师先后为“安多卫视”、“青海藏语广播”、“四川藏语广播”,以及“六州”农牧区、寺院、学校、政府等部门开展法制宣讲数百场次,采用藏、汉两种语言,使法律知识真正走进寺院、机关、农牧区、社区、学校和企业,为涉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