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局合作 实现共建共育——汉藏双语教研部组织开展《法律文书》校局合作课程建设活动

发布者:李雪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现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推动法律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建设,充分发挥实务教官的优势,汉藏双语教研部于7月1日,邀请兴海县人民法院夏吾央措法官为22双语法律事务(1)区队学生讲授了《新时代民事法律文书在法律实务中的制作方法》专题,并与《法律文书》课程团队的教师和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团队教师共同探讨《法律文书》课程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等事宜。

 

夏吾央措法官在《新时代民事法律文书在法律实务中的制作方法》专题中,重点阐述了法律文书作为法官专业形象展示的重要载体,以及其在诉讼程序中的核心地位。她特别提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制作及释法说理的三项指导文件,以此强调了法院裁判文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讲授中,夏吾央措法官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案例解析,详细介绍了起诉状、调解笔录、调解书和判决书等关键法律文书的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她讲到,这些文书不仅需要清晰表达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还应注重逻辑严谨、用词精准,确保每一份文书都能准确反映法律精神和司法公正。此外,夏吾央措法官对学生们的实训作业进行了细致点评,指出了其中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她强调,规范制作法律文书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实现司法公正、提升公众对司法体系信任度的关键环节。她还鼓励学生们不仅要掌握文书写作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通过这次专题,夏吾央措法官不仅传授了法律文书制作的专业知识,更传递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应有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对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讨论由孙太加副主任主持,双语法律事务业务教研室主任、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带头人及《法律文书》课程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校局合作共建课程、法律事务(汉藏双语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建设情况。兼职教官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草原法》《藏文输入训练》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表示肯定和赞赏。同时,指出基层双语法律工作者在沟通、应变及主动性方面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和优化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最后,拉华才让主任代表系部全体教师感谢夏吾央措法官作为双语教研部兼职教官,走进课堂,积极参与校局合作课程建设,为学院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他提出,系部专业和课程团队教师要积极与基层实务部门加强交流,深化校局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务教官的专业优势,为“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双语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