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法治观念,学院法律系党支部与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中宣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深刻领悟习总书记“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中蕴含的群众工作实践精神,以支部作为专业服务社会、普法惠及基层的“排头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5月29日下午,组织两支部党员、教师和法宣青年社团学生共30人赴学院联点村湟中区阿家庄村开展法治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强基补短,法治教育校园先行
普法宣传路上,少年儿童是至关重要的一公里。为使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在基层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活动首先将联点村小学作为第一站。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稚嫩又好奇的眼睛,社团青年学生以问答形式与村辖区甘河沿小学的孩子们进行互动,并用生动有趣的普法小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身边的民法知识。法律系青年教师代表还深入浅出讲解了校园欺凌之“害”与救济之“法”,教育同学们制止侵害要敢做善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六一”儿童节临近,活动中,联合党支部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文具等节日小礼物。宣传活动氛围轻松而热烈,潜移默化将知法明理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送法入村,内容丰富紧靠群众
为联点村办实事、解难题是法律系支部与联合党支部一项持续性重点工作,在去年开展法治宣传进村的良好基础上,支部积极协调,再赴阿家庄村开展文艺普法和座谈交流活动。活动中,虽然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师生齐同心,在村委小广场搭建遮雨伞,以高度的热情在蒙蒙细雨中,紧扣法治宣传主题,通过精彩的古典舞表演、反诈情景剧、朗朗上口的法典宣传快板以及法典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法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群众积极参与,拿到奖品的同时也将法律知识融入了头脑中,较好树立了法治意识,提升了法治素养,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
宣传活动结束,支部成员与村支委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法律专业教师用群众“方言”通俗易懂地讲解了百姓权利受侵害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与程序,以及工资拖欠、土地纠纷、婚姻矛盾等可能需要帮扶解决的法律问题。听到关系人身、财产切身利益的法律讲解时,村民代表频频点头。村支委表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落实“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出村、服务不缺位,在持续向好的法治环境下,阿家庄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善法但不滥诉、不滥访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乡村振兴,联点帮扶对口到户
集体活动结束后,各支部携带米面油来到联点户家中走访探望,支委成员传达了学院的关怀慰问,并了解联点户的家庭近期情况,户主表示,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生活状况越来越好。此次法治宣传主题党日活动,法律系党支部与联合党支部通力合作,发挥支部凝聚力,以专业服务基层,推进学生劳动教育为抓手,精心准备、积极作为;用法典解决群众的身边事、具体事,使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活动和谐有序,取得良好效果。今后党支部将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深化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助推联点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向好、精神生活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