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教学是当前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交通管理专业基于“校局合作、警学结合、合作育人”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多次赴省内交通管理实战部门深入调研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等内容,突出“能力本位”,专业教学团队本着“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原则,积极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沟通,以2013级交通管理区队作为试点,整合《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现场安全防护》《公安交通管理文书制作》《道路交通警卫》《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7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整体移植到一线交管实战部门,打造“实情+实景”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系统化、一体化的“课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弥补了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强化了学生专业课程岗位核心能力的实践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实践学习效果。
通过对2013级、2015级、2016级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开展“校内课程校外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战化”教育教学新途径。该项成果较好的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将“知识本位”模式转变为“能力本位”培养模式;二是将“相互独立”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系统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弥补了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成为践行公安教育“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双师”素质的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完成了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大纲等课程资源建设;四是校局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创新协作机制。
该项成果的创新点突出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对学生而言,“课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化”教学。对教师而言,“课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是打造“专兼融合、能教会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证明:“校局合作、人才共育”是真正实现公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课内校外实践教学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了“校局合作、理实一体、练战融合、能力渐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系部治安管理、刑事技术等其他公安专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公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供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管理中心
供稿人:何红玲